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黄河网评>
【地评线】黄河网评:借微短剧东风,绘山西高质量发展绚丽画卷
2025-04-15 16:25:04    来源:黄河新闻网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微短剧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并通过“微短剧+”模式,向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多元领域延伸,在推介地方品牌和文化、促进就业和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信息飞速更迭的时代,微短剧这一新兴文化产业形态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从《山西日报》的文章来看,山西各地敏锐捕捉这一机遇,积极投身微短剧产业发展,以创新之举为三晋大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一幅借微短剧东风开启发展新征程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微短剧为山西文化传播搭建了便捷且高效的桥梁。山西,作为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珍贵的文物古建。临汾通过一部部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底色的微短剧,将古都平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老文化在现代光影中重焕生机。创作者们以微短剧为载体,将山西的文化瑰宝生动地呈现给观众,使人们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能领略到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局限,让山西文化能够更广泛、更快速地走进大众视野,提升了山西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微短剧产业有力推动了山西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临汾打造精品微短剧基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带动了文旅与数字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一部《过年好之花馍馍和马卡龙》不仅在网络上收获超高流量,更带动了霍州年馍的省外订单大幅增长,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大同通过 “文旅 + 微短剧” 的模式,以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等优质文旅资源为依托,创作多部微短剧,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将线上流量成功转化为线下文旅 “留量”。晋中通过为微短剧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吸引企业集聚,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预计创造可观的产值与就业岗位。这些实践充分证明,微短剧产业已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开辟出经济增长的新赛道。

山西微短剧产业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发力。在内容创作上,创作者应进一步挖掘山西的特色文化资源,拓宽题材范围,以更丰富多样的视角讲述山西故事,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避免同质化。政府需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微短剧产业发展创造更优的环境。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培育一批既懂影视创作又熟悉山西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微短剧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 “微短剧 +” 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山西发展微短剧产业前景广阔、潜力无限。通过微短剧,山西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根基,以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微短剧产业在三晋大地蓬勃发展,让微短剧成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助力山西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邢钰坤)


[编辑:]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