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发布招聘公告,向社会统一招聘环卫工人6名,其中要求“年龄35周岁及以下,持有汽车驾驶证照者可以适当放宽至40周岁”。此事引发争议。对此,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网站做出回应:本次招聘确实存在岗位条件设置不合理、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街道立即整改,将对岗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美容师”,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都需要坚守岗位,确保城市的整洁与卫生。该街道办对年龄提出一定限制,虽是出于对工作强度和体力的考虑,但这样一刀切的年龄限制不应成为就业路上的门槛。
博士生被28岁的年龄限制所困、奶茶店拒收25岁以上员工……在就业路上,年龄这个数字仿佛逐渐成为了一项硬性标准,将很多有能力有理想的追梦人拒之门外,年龄焦虑也在职场中不断蔓延。
在就业者与岗位之间筑起一堵年龄高墙,不仅加剧了就业压力,还向社会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年龄大的人不再具有竞争力和社会价值,这严重打击了中年群体的就业积极性。35岁,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年龄阶段,难道说过了这一年龄门槛就不能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倘若在35岁以后失去工作无法再就业,就只能碌碌无为过完后半生?
公平就业不应该成为一种口号。不可否认,有些特殊岗位有适当的年龄限制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多数岗位来说,年龄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唯一标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经验……这些考核因素都远远重于年龄这一数字。
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位愿意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劳动者。无论是35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他有意愿、有能力,都应该有平等就业的机会,拆除那些不必要的年龄门槛,摒弃以年龄决定价值的偏见,让公平就业的大门永远向每个劳动者敞开。
对于环卫工招聘设“35岁门槛”,你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