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秧BOT》节目中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福兮”伴着欢快的唢呐声扭起了东北秧歌。它们动作整齐划一,甚至能完成“0帧起手转手绢”的高难度技巧,令观众眼前一亮。这不仅是春晚史上首次人机共舞,更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亮出的科技战书。
据悉,上场表演的是宇树科技旗下的人形机器人H1。这些机器人能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背后有不少“黑科技”撑腰。看似随意的一招一式,实则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尤其是它们手中的转手绢,暗藏玄机。柔软的丝绸在机械手中每分钟狂飙3000转,相当于拎着5斤大米做圆周运动,对比之下,美军现役“黑骑士”排爆机器人拆弹时的机械臂转速仅250转/分钟,这比美军排爆机器人高出整整12倍。更震撼的在后台,16台机器人搭载608个精密关节,在央视58台摄像机的强电磁干扰下,动作同步误差控制在0.015秒以内。
在这个节目里,穿着红色大棉袄的机器人,要变换队形,要舞动身体,还要多角度转手绢,靠的是3D激光自主定位和导航技术以及毫秒级的精确协同,每一个亮点背后都是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实力。
“机器人跳舞不奇怪,但是16个人形机器人能跳得那么整齐划一,还能把转手绢玩得那么溜,绝对称得上‘人间奇迹’”。从网友们一帖接一帖的“拍案惊奇”中能感受到,这场春晚“炫技”,不仅是一次文化表演,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高调展示。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独具匠心,更在科技创新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春晚舞台上的一个“小动作”,让人们看到了智能生活的“大未来”。机器人既然能轻松耍手绢,那就意味着可能在工业生产、精密仪器、医疗科技等方面创造一个又一个“人工时代”创造不了的奇迹,也许,我们离真正的“技术自由”生活真的不远了。(杨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