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泰轩萍>
当心落入“抢票软件”的圈套
2025-01-27 08:54:17    来源:黄河新闻网

每逢春运时节,“抢票大战”便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尽管全国铁路网的总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运力大幅提升,但在民众集中出行的浪潮下,热门线路的车票依旧一票难求。

此时,第三方抢票软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后盾,频繁在车票发售的关键时刻冲击12306官网,导致系统拥堵、响应迟缓,令众多渴望归家的旅客望票兴叹,不得不求助于这些平台。然而,旅客们迫切的购票需求却成了抢票软件牟利的工具,它们通过制造恐慌、虚假宣传等手段,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样的闹剧是时候画上句号了。

不难发现,一些平台公然诱导用户采取“跨站购票”策略,声称“多买几站,轻松上车”;有的夸大其词,推出所谓“必中车票”服务,诱导旅客购买超出实际需求的票段,严重干扰了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和旅客的出行安排;更有甚者,推出了“神秘车票盲盒”活动,以随机目的地为噱头,让参与者在“全额退款”与“锁定出票”间徘徊,给12306带来了额外的访问压力,同时也损害了其他购票者的正当权益。

这些抢票软件充分利用了旅客归心似箭的心理,通过不断的虚假宣传制造紧张氛围,从中渔利。有网友抱怨称,所谓的“加速包”非但没有加速购票进程,反而在手机断网后仍在后台疯狂计数,这种诱导用户充值的伎俩,无疑是赤裸裸的“智商税”。

铁路部门也明确指出,无论是第三方平台宣传的“提前抢购未售票”、“精准预测候补成功”,还是“提升候补几率”、“免费获取加速资源”,均涉嫌虚假宣传,本质上仍需通过12306正规渠道排队购票。即便偶尔抢票成功,也是以牺牲其他旅客平等购票权为代价,且此类行为严重扰乱了铁路运输市场的价格秩序。

总而言之,无论是花哨的噱头还是隐蔽的套路,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其的整治刻不容缓。(付裕杰)

[编辑:胡娜]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