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抢火车票再次成为热门话题。1月21日,铁路12306相关负责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票软件”吹嘘的“加速包”,是一个忽悠旅客的噱头,实际上旅客加钱和没加钱最后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同时,“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也是一种营销术。
尽管如此,实际操作中发现,多家第三方平台仍在推广付费加速抢票服务。正如澎湃新闻报道称,1月21日晚通过在某程旅行、某团、某哪儿网、某猪App等8家平台进行实测,购买1月24日22时从上海出发前往郑州的K152次列车票时,这些平台均提供抢票服务,收费从15元至87元不等,声称通过支付这些费用可以提高抢票的成功率。
一边是官方辟谣,一边是平台依旧我行我素,这一现象让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12306多次强调,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第三方平台在旅客购票过程中会保留用户信息,不仅有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可即便如此,不少消费者还是选择在第三方平台加价抢票,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第三方平台抓住了消费者“花钱买安心”的心理,才敢公然叫板12306。
但这种“愿打愿挨”的背后,隐藏的是市场秩序的混乱。如果任由第三方平台加价抢票行为泛滥,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扰乱正常的购票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呼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加价抢票、捆绑销售等违法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让其不敢再轻易触碰法律红线。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购票,认清第三方平台加价抢票的本质,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火车票购票市场回归正轨,让旅客能够安心、舒心地踏上回家的旅程。(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