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量连续7年实现增长,2024年累计运输货物达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
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经过七年的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大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朋友圈”持续扩大,成为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引擎”。
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沿线国家发展创造“新机遇”。我国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融合冲突在不断增加,充分发挥西部陆海通道作用,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把物流通道变成产业“经济走廊”。我国许多沿线省份正不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成为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展通道、战略通道,以经贸带动更多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将我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欧洲市场联动起来。亚洲的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非洲的埃及、南非;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越来越多国家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将持续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打开西部开放大门的“金钥匙”。西部陆海新通道紧密连接“一带”和“一路”,破解我国西部地区物流难题、激发西部开放潜能。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造”新能源汽车出海速度加快,带动长安、赛力斯等车企品牌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潼南柠檬已远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部地区企业也得以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格局……这条全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让更多新产业在西部生发,更多新机遇在西部开启。2024年,柬埔寨大米、泰国榴莲、越南百香果等大量东盟国家农产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茶叶、板材等也深受海外市场欢迎,出口量不断增加。这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大支持,促进西部地区融入全球货物运输体系、强化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
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一带一路”按下“快进键”。七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三种运输方式,截至2025年1月9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已增加到1166种,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6个站点,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548个港口。运输货物从汽车、通机等工业品到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品类达1160余种。通道沿线对外开放口岸达111个,综合保税区达48个。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了“加速度”。如今,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共建,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澎湃着强劲动能的国际经济走廊,奏响“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最强音。
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条具有澎湃活力的国际经济走廊,释放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行互济”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创造“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新机遇。(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