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运大幕的缓缓拉开,一场规模空前的迁徙盛宴再次上演。1月14日至2月22日,这为期40天的春运,不仅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的深深思念,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道出了中国人对春节团圆的无尽期盼。今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铁路部门对运输能力的巨大考验,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深情担当。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新线、新站、新装备,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增开临客列车、夜间高铁,深入挖掘增运潜力,同时保障边远地区公益性“慢火车”的开行,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踏上归途。这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的人文关怀,更彰显了国家发展的温度与力量。
“风驰电掣畅通无阻,安全正点服务有方。”高铁的蓬勃发展,已成为铁路春运的“主力军”。从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新线的开通,到复兴号动车组的批量投用,中国高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青睐。网上订餐、车站智能导航、移动支付、刷脸进站、在线选座等智能化服务的推出,让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便捷、舒适。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春运的效率,更让旅客在归家的路上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一切围绕春运,一切服从春运。”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大考”中,铁路部门不仅展现了强大的运输能力和高效的服务水平,更体现了对民生工作的深切关怀。通过优化购票流程、提供贴心服务、加强安全保障等措施,铁路部门努力纾解春运痛点、化解春运难点,让旅客的出行更加便捷、温馨。例如,从2024年12月31日开始发售春运火车票以来,截至2025年1月15日晚8点,已累计售出春运期间车票1.32亿张。同时,铁路部门还提供了夜间候车服务、春联书写等文化活动,让旅客在候车期间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这些努力,不仅赢得了旅客的赞誉和认可,更彰显了铁路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春运,是一场关于归家与团圆的旅程。在这条路上,有铁路人的默默奉献、有科技赋能的服务升级、有多方合力的安全保障、有文明出行的温馨画面。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春运必将顺利有序、温暖人心,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