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红十字会主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助力平安春运交通救护伴行”便携急救包发放仪式在太原南站举行。这一活动看似简单,却为广大民众的春运出行安全编织了一张坚实的防护网。
活动当日,3万只承载着关爱与安全保障的出行便携急救包,顺利发放至我省公交、地铁、长途客运车辆、出租车、网约车等各类客运车辆。这些急救包并非普通的行囊,而是装满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秘密武器”。里面既有医用外科口罩、止血纱布、绷带、止血带、医用手套、碘伏消毒液等常规急救用品,能应对常见的伤病出血等情况;又根据交通出行场景的特殊需求,配备了反光背心、高频口哨、车用破窗器等物品。可以想象,在漆黑的夜晚,发生交通事故后,反光背心能让救援人员迅速发现伤者,高频口哨能发出求救信号,车用破窗器更是在关键时刻成为被困人员的“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暖心之举并非一时起意的行动,而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滴滴应急救援”项目长期努力的一部分。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发放便携急救包30余万只,培训救护员2.7万余人,并且连续多年在春运期间开展保障活动。在我省,这一项目也成果斐然,累计发放10万只便携急救包,为8000余名交通运输行业司机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司机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更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播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应急救援网。
这一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民众出行角度而言,它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在旅途中的安全感。春运期间,客流量大,人员流动频繁,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了这些急救包,乘客和司乘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再无助,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互救,为后续的专业救援争取宝贵时间。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和对生命的尊重。红十字会、铁路部门以及众多爱心企业和机构的携手合作,彰显了社会责任与担当,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这种关爱和互助的精神,不仅在春运期间温暖人心,更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不断拓展覆盖范围,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未来,不仅要在急救包的配备上精益求精,还要加强对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春运出行将更加安全、有序,每一个归乡的游子都能平安抵达亲人的身旁。(刘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