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入遗,不仅仅是一项文化荣誉的获得,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的有力展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成为各国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团圆、希望、祈福等多重文化意蕴,是中华民族情感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成功入遗,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展示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的决心和行动。
春节文化的全球传播,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理解。春节文化的全球传播,吹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纽约时代广场的春节倒计时,到伦敦眼上的中国红;从悉尼海港大桥的烟花盛宴,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舞龙舞狮,春节已经成为一个跨越国界、共享欢乐的全球性节日。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春节的庆祝方式,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等,虽然因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却是相通的,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春节入遗,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动力。春节入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激励。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春节入遗,为这一课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一方面,它促使我们更加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便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也鼓励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春节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春节入遗,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纽带。春节入遗,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成功入遗,不仅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纽带。春节所倡导的团圆、和谐、共享等价值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问题、文化冲突等,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智慧启示。通过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我们可以跨越种族、语言、信仰的障碍,共同寻找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携手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春节入遗,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最高赞誉,更开启了全球文化共享的新篇章。它告诉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春节入遗为契机,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让中华文化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文化力量。(焦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