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跑出了10万列的新成绩。
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重塑了国际贸易体系。它使得千年之前驼铃声响彻整条丝绸之路的盛景再次展现在世人眼中,如今中欧班列呼啸而过,再次谱写了合作共赢的时代蓝图。它将中国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欧洲众多国家连接在一起,推动了中国与亚欧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生动写照。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紧密衔接,进一步拓展了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格局的日益成熟。
中欧班列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成为国际运输的重要通道。它突破了地理距离的限制,众多企业借助中欧班列,使货物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跨国运输。无论是能源资源、机械设备还是日常消费品,都能通过班列在不同国家之间顺畅流通。它更好地推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共同发展,造福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甚至在动车组列车上都可以直接购买到中欧班列带来的产品,有些比在免税店购置还要便宜。这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中欧班列不断增开班次、拓展线路,让中国制造驰骋世界。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开通后,国内众多城市逐渐加入,在境内,已有93条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联通125个城市,在境外,班列联通了25个国家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比如,2024年8月,一列满载燃油汽车的“大同—莫斯科”中欧班列在大同市平旺火车站发车。这是山西省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燃油汽车。中欧班列不断跑出加速度,不仅有力促进了中欧之间经贸往来,为企业提供了及时的保障,为推动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擘画出一幅全面开放新图景,更是造福了各国人民。
中欧班列的日渐成熟,使得国家间铁路、海关、口岸的关系更加密切,满足了市场供给,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沿线国家贸易带来新机遇,有效使各国之间更好互联互通,勾勒出了五彩斑斓的美好未来。(杨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