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为期20天的“双十一”网购高峰期铁路快运服务正式启动。期间,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一部署下,中铁快运公司将通过精准投放运力、创新快运产品、提升服务品质三方面为大家提供更加安全方便快捷的铁路快运服务。(据新华网11月1日报道)
临近“双11”,“高铁急送”和冷链“定温达”“定时达”“冷鲜达”等高铁快运产品再现身,为百姓“双11”网购助力。
这是中国铁路第八年亮相“双11”。过去八年,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行和安全快捷等优势,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配置运力资源,以多元服务赋能现代物流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铁路快运服务。
今年,铁路部门在“双11”续写了新举措:每日安排利用车厢富余空间及高铁快运柜存放快件的高铁载客动车组1500列以上;设有快件预留车厢的动车组44列;清晨开行、全列无乘客、可装运快件的高铁确认列车35列;将“高铁急送”服务拓展至全国182个主要城市,采用即收、即运、即送方式,优先装运、保障时效,实现“足不出户、微信小程序下单、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送达”,为“双11”商品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能支撑。
中国铁路“双11”的“故事连载”,从“仅拉大宗货物”到“可运小件快递”,与百姓的距离一步步拉近,传递出铁路部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积极信号,也彰显了铁路部门顺应民意推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不断努力,更重要的是让旅客真正体验到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零距离”服务。
应该说,随着产业向新、向绿、向智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内涵正变得更加丰富。以畅通城市间、区域间、集疏港物流为重点,打造高铁快运、多联快车、铁海快线等铁路快运产品网络;加快构建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班列+两端公路”多联快车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班列+班轮”铁海快线产品已覆盖全国主要港口;高铁快运物流产品已覆盖高铁沿线主要大中城市。
此外,构建集全程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模式,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广铁路网络货运物流平台,提升“门到门”物流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物流需求。铁路现化代物流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从这个角度说,我国铁路飞速发展不仅看的是“高铁速度”,更要看“服务温度”。在缓解物流“洪峰”的节骨眼上,铁路部门提供高铁快运和铁路干线运输物流服务,无疑很重要,是极适时的“安心剂”。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类似聚焦百姓生活“双11”网购实行的“微改革”启示我们: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才能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高铁快运”,是社会资源互补很好体现,跑出了便民“新速度”,有着可期的美好前景。(孙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