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1月1日起,在我国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旅客不再需要打印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出行和报销更便利。
眼下,“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终于闪亮登场了。这项改革给旅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广受欢迎。类似聚焦乘车购票“小细节”实行的“大改革”启示我们: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才能确保改革得到人民群众拥护。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作为中国交通大动脉的铁路来说,一直在积极改革,从“刷脸”进站、“刷脸”认证、“自主选座”、“接续换乘”、微信购票、扫码订餐、扫码乘车、候补购票、电子客票……一系列服务举措中改善可以完善的地方,使旅客购票、进站、乘车等体验都有了提升。
如今,又推出“电子发票”这一举措,一经报道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改革对旅客而言,最大的改变是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自助机上打印“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不仅节省了乘客在车站排队等待开具纸质发票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旅客因保管不善而导致发票丢失的风险,从时间和空间上打破限制,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旅客少跑腿”,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对单位而言,财务人员可基于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开展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业务,推动相关业务数字化转型和“网上办”。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单位可通过登录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查询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对应的增值税税额并按规定勾选抵扣,免去按照总价进行换算的计算程序,减轻工作量。
今日之中国,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辐射范围、影响程度,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使人民生活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
“电子发票”的新鲜出炉,不仅传递了铁路部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积极信号,也彰显了铁路部门顺应民意推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不断努力,更重要的是让旅客真正体验到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零距离”服务。由此说,这种改革,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畅行,是铁路改革为民释放的红利。“电子发票”的改革、服务模式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改革,正是这些真真实实的改革,实现了“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旅客体验更美好”,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让利民的事更利民,便民的事更便民,惠民的事更惠民,才能催生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孙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