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在促进交流交往、承载美丽乡愁、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民政厅自去年在闻喜、临猗、浑源、乡宁、平顺等县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名,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信息,更是连接着乡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促进交流、承载乡愁、传承文化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乡村著名行动”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举措,与之紧密契合。通过完善乡村地名体系,解决“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为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清晰的地理标识,有利于各项政策的精准实施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乡村地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可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一种独特的传统或一份深厚的情感。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对乡村地名进行挖掘和整理,能够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留住美丽乡愁。一个规范、清晰的地名体系对于乡村的对外交流交往至关重要。无论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还是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乡村产业的合作,准确的地名信息都能让外界更容易找到乡村、了解乡村。同时,也方便了乡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乡村社会的运行效率。
山西省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2.18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5.2万块,这一成果显著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地名状况。过去可能存在的地名混乱、标识不清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乡村居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了准确的地理指引。楼门牌的安装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方便了邮件投递、人员走访等日常活动。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推进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入网”,并引导乡村百姓自主上传相关产业信息,上传地名信息累计达2.68万条。这一举措实现了地名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化,使得乡村的各类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外界知晓。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信息的上传,为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宣传平台,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地名不仅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还可以与乡村教育、文化建设等领域深度融合。将地名文化纳入乡村学校的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乡村文化活动中融入地名元素,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通过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地名的综合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通过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行动,相信乡村地名将在未来的乡村发展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乡村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李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