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萝卜快跑”火爆出圈,以“日订单量峰值超20单”“0.5-1元/公里”“1000辆落地武汉”引发网友热议。不仅冲击了传统网约车行业,更引发了我们对于AI取代人类工作这一严峻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自动驾驶投入社会生产,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部分产业和群体造成冲击,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网约车罢运、抗议事件。各种声音也在网上炸开了锅,既有反对新技术应用,认为这是和相关就业群体抢工作;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早晚会走向智能化;当然,也有大力支持发展新技术、积极出谋划策的。
萝卜快跑代表的无人驾驶技术对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群体确实会带来一定挑战,可能导致大量传统从业群体受到冲击。但是新技术的发展同样可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城市出行带来更多新的可能与积极的影响。
1907年,曼哈顿发生了一场灯夫罢工事件。当时,电灯开始普及,逐渐取代传统的煤油灯。担心失业的灯夫们决定罢工,以此抗议新技术的冲击。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饭碗。然而,随着电灯的广泛应用,这一职业最终还是逐渐消失了。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前,势不可挡。发展的过程可能会对部分群体、个人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例如,伴随而来的失业、利益重新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时俱进地研究、调和以及管理。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在新的发展趋势中找到“风口”,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而非抵触进步,在AI浪潮的冲击下共同迎接挑战。(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