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点燃人间“烟火气”,做好就业“大文章”
2024-05-22 15:09:46    来源:黄河新闻网

企业夜市“出摊”亮岗位,求职者休闲“逛街”找工作。5月16日傍晚,太原市迎泽区钟楼街华灯初上,人群熙熙攘攘,一场独具特色的“人才夜市”正在钟楼南侧广场举行。(来源:《山西日报》)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直备受关注。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就业信息平台和零工市场作用,实施数字赋能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见习、以工代赈等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太原市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人才夜市”,既是我省各地贯彻落实就业优先的缩影,更激励着各地创新举措,数字赋能,强化服务,点燃人间“烟火气”,做好就业“大文章”。

要创新举措,采用多种形式,让选择更多元。2023年末,山西省就业人员总量为1704万人,同比增加32万人,增长1.91%;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9.16%,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定的回升趋势,接近2021年末49.27%的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得到逐步改善,但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人们的就业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太原市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人才夜市”,既满足了人们就业需求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又创新了招聘形式、拓展了招聘渠道,让白天忙碌的人们在夜晚休闲中,找到合适的岗位,让就业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是一种既有烟火味又有“位”的实实在在务实之举。当然,也为我们各地举办招聘活动提了个醒,招聘活动不在于“彩旗飘飘、轰轰烈烈”,而在于连接烟火、实实在在,让岗位与人才实现更顺畅的对接。

要数字赋能,打破信息壁垒,让匹配更精准。以前,受制于场地、人员等诸多限制,山西不少地方就业服务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太原市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人才夜市”,不仅线下进行,还进行网络直播,现场企业代表逐一通过不同直播平台向线上求职者介绍企业文化、岗位需求和薪酬待遇及招聘联系方式等,求职者在线观看并通过提问、留言等形式与招聘人员实时交流。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基层数字化就业服务新模式,一方面,对区域内未就业人群的个人信息、求职需求、专业技能、主副业工龄、期盼薪酬、意向工作区域等录入云端,“一人一档”进行“精准画像”;另一方面,采用数字化手段,充分运用线上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打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在就业服务领域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让人岗精准匹配,让未就业者在最近范围内实现及时快捷就业。

要强化服务,凝聚就业合力,让就业更暖心。做好就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凝聚政府部门、市场主体、求职群体等各方合力,才能更好打开稳就业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太原市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人才夜市”,由迎泽区人社局主办,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迎泽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迎泽区零工市场承办,招聘岗位涵盖服务、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吸引了山西远大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太原湖滨国际大酒店等40余家企业参与。对我们各地来讲,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围绕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多层次兜牢民生底线等方面综合施策,进一步凝聚各单位部门合力,打破“坐等上门”服务模式,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因地制宜搭建不同对接平台,组织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特色专场招聘,让优质就业服务不断线,招聘活动全年“不打烊”,不断提高招聘的专业性、普惠性、精准性,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就业更暖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采用多种形式、打破信息壁垒、凝聚就业合力下,类似于太原市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人才夜市”的例子一定会不断涌现,不断点燃我省人间“烟火气”,努力实现我省就业大盘稳定如磐。(刘雁芳)

[编辑:]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