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三步走”实现庸者真下“健康态”
2024-04-03 10:35:10    来源:黄河新闻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指出,“要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制约干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然而现实中,“不到年龄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来”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实现庸者真下需走好三步路,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真正的“健康态”。

实现庸者真下,揭开面具是第一步。何为庸者?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戴面具的干部,他们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弱,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在某些方面确实难以担当大任,但他们不愿意承认自身平庸,属于庸而不知;另一种是戴着面具的干部,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平庸,而是基于某些方面的担忧,或者害怕承担工作风险而选择做庸者,属于不庸装庸,这些干部隐蔽性和伪装性极强,演技高超,很难识别。这就需要全方位、多渠道了解亦或明确“庸”的各种情形,通过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等考核方式,让干部庸而自知,让装庸者无所遁形。

实现庸者真下,找准症结是第二步。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对于干部来说,也需要营造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氛围。没有劣汰,“滥竽充数”藏匿其中,无法真正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当前绝大多数干部属于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但其中仍存在一些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这些“清谈客”怕字当头不敢为,怕挨批评、怕受处分、怕丢位子,开展任务瞻前顾后,发表想法含糊不清。究其根本,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不端正,有的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害怕得罪别人,信奉多栽花少拔刺,此种思想意识滋养了庸者;有的存在同情心理,觉得当干部不容易,严管多,此种同情宽容助长了庸者;有的左右观望,自己不肯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喊口号、表态上,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落到实处,此种犹豫拖拉纵容了庸者。长此以往,人们对庸者司空见惯、毫不在乎,让庸者有了生存的土壤。

实现庸者真下,亮出准绳是第三步。评判干部是不是庸者、能不能真干事、有没有干成事,不能靠感觉、凭印象,必须亮出干部下的准绳。对于“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不善为的干部,要练就担当之能,通过日常教育和分类培训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克服本领恐慌,引导他们向能者转变;对于“把怕干事当成借口”的干部,绝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函询诫勉,责令其整改;对于误将“遵纪守法”视为“束手缚脚”、想干事但又怕超越红线的干部,要充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将“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实化具体化,给予他们一定的容错空间,减少他们因改革发展而犯“无心之失”要问责的担忧,让他们胆子大起来、步子迈起来;对于“两手一摊、两眼一闭”不作为、“空喊口号、虚张声势”乱作为的干部,要健全领导职务行为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惩罚体制,对查明属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严肃处理、追责问责,彻底粉碎他们的生存空间。

干部干部,关键在于一个“干”字,只有真正把那些庸官懒官筛出来、拣出去,同时将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合理使用起来,将忠诚为民、担当作为的干部及时重用起来,才能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让“能者能上、庸者真下”成为工作常态,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和政治生态。(朔风平)

[编辑:]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