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山西这片厚土,以丰富的文化遗存、众多的人文景观标注出泱泱中华的完整印记。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这里交相辉映,“最初中国”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三晋大地,如一片写满文明密码的树叶,历经时间的光华,绽放出夺目的色彩。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片黄土覆盖的地域,深藏着人类的远古足迹。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将灵长类出现的时间提前1000万年;运城西侯度遗址最新测年表明山西人类活动已有243万年;襄汾陶寺遗址,摹画出“最初中国”文明图景;兴县碧村遗址,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早期发展轨迹……系列考古重大发现,串联起中华文明分布在山西的根脉,演绎着亘古不绝、绵延不断的中国历史。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这片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古建筑星罗棋布,冠绝全国。拥有28027处古建筑的山西,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作为山西省内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山西厚重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构成了山西独特的文化标识。佛光寺等3座全国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彰显了昔日大唐的辉煌;享誉世界的永乐宫壁画,珍存着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多处晋商历史文化遗址,讲述着晋商崛起的故事……地上文物看山西,透过这些古老的文化遗存,三晋大地的灿烂文化汨汨而出。
山西有着丰厚的非遗家底,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数量繁多、特色鲜明,成为三晋文化的独特名片。传统戏剧如晋剧、蒲剧、河曲民歌、雁北耍孩儿,传统技艺如面食制作技艺、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民俗活动如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寒食节、河曲河灯会……三晋非遗是山西人生产生活的生动缩影,承载着人们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更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
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省的有力举措。如今,在三晋大地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凝结在非遗技艺里的工艺,正成为推动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引擎。山西的文化产业体系正日趋完善,已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文艺演出、艺术品市场、广播电视、出版发行等在内的多元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通过举办线下文博会和云上文博会,配套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展示展销活动等,全面展示我省文化发展新成就和产业发展新成果。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深刻地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业态。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山西的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山西文物行业通过持续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推动山西文物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一些文化遗址借助VR/AR等互动技术,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人物合影以立体方式呈现在眼前;非遗展厅,3D全景建模,生动还原平遥推光漆器的经典仕女纹样,孝义皮影戏运用电影制作及3D建模的方式,还原传统舞台场景……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也将展出文物魔墙、裸眼3D文物等文物保护利用最新成果,和无人车数智化产品、LED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数字出版物等文化新业态、新模式。
千年岁月,沉淀了三晋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色。时代发展,澎湃起转型跨越的文化动能。山西人民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执文化新笔,徐徐绘就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画卷。(牛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