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全国两会中蕴含的民生温度,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温暖人心的力量。”“出行方式越来越便利,缩短时间拉近距离,让出行更美好,这就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泉。”这是山西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中,各地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深刻感慨,也告诉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须有“三心”。
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背负着重大的使命。要做到不负使命、不负人民,就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发扬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奉献精神,保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斗争毅力,心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意识,时刻做到心中有民,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装在心里、抓在手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时时放心不下”,关键要走好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多倾听群众的诉求,多查看为群众办实事是否落在了实处,做到心中有数。
要有“以百姓心为心”的爱民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所以,新时代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作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送温暖。这样,自能为群众所赞誉、所爱戴。
要有“甘拜群众为师”的虔诚心。如何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李强总理这句话值得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深思。民生答卷有没有温度,人民群众是直接的感受者、最好的评判者。所以,还是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心贴心,拜群众为师,当好群众的“小学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手在民间,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放得下架子,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虔诚的心。近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根本上就是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到基层和群众中求真知,更好地服务民生,解决民生问题。
最是一年春好处,服务民生当及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书写民生答卷,为民生办实事,各地都已提上新一年的议事日程,并向人民做出郑重承诺,有诺必践,但关键是要能够交出一份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上心、用心、专心,切实让群众感受得到,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贾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