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做好春耕备耕,下好丰产丰收“先手棋”
2023-02-15 20:45:59    来源:黄河新闻网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当前,三晋大地春耕备耕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抢先按下“启动键”,积极主动下好丰产丰收“先手棋”。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农业稳,天下安,农业这块“压舱石”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就是“国之大者”,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我们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为全年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藏粮于地,要科学管理农田土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仅要稳定播种面积,更要提高生产力,才能更有底气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住农业“基本盘”。一方面,各级政府一定要严守耕地红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好“长牙齿”硬措施,坚决不发生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同时,要精细化管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机耕道、灌溉排水等相关农田建设项目,有组织有规划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政策、技术、农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撂荒地、“望天田”变成“丰收田”“高产田”。另一方面,人勤春来早,我们要因地因苗尽早做好春季田管,从犁地、育苗、起垄、灌溉到病虫害、天气变化的预防,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多做未雨绸缪之事,确保应种尽种、不误农时。

藏粮于技,要广泛注入科技引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蓬勃兴起,我们不仅在耕地上下功夫,也在科技兴农上做文章。精良种子、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全自动水利灌溉设施等,各式各样的新科技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从会种到“慧”种,“科技+”彻底改变了“汗滴禾下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作方式,以更高效率更优品质成为农业增产增效的强引擎、金钥匙。2022年山西省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总产量1464.3万吨,较上年增长3%,亩产增长2.6%,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为此,各级相关部门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大科研攻关促进种业振兴,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升级农机装备,探索建立农业大数据库,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农民种粮收益稳,主产区抓粮动力强。

万物复苏吐新绿,家家户户忙春耕,我们要狠下功夫提升耕地生产力,强化科技赋能稳增产,把丰收的种子撒在早春的田野上,把致富的希望孕育在丰收的喜悦里,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浓墨重彩绘出强农富民新画卷。(张慧)

[编辑:]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