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向东,一路奔腾,千里重载犹如飞舞巨龙。时光荏苒,它在砥砺中书写着万吨乌金的传奇经历;似水流年,它在坚守中铸就出中国重载的信念与力量。它的身上,有着一种怎样的精神传承?
全长653公里的大秦铁路,西出煤都大同,飞跃桑干峡谷,横贯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1/5,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是我国名副其实的能源运输“大动脉”。
回首来路,大秦重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领跑全球的华丽蝶变。进入新时代,它继续以“听党话、跟党走”的自信之基与振兴之本,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铁路的红色基因,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使命担当,攻坚克难、奋勇前行。
大秦重载赓续着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万吨巨龙与和谐机车的铿锵韵律,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生动诉说;高效装运、多拉快跑的繁忙景象,是中国重载扩能改造、提质增效的成功典范。从年运量5000万吨到4.5亿吨……中国重载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完美超越。这一中国铁路史上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美妙华章”,正是一代代“大秦人”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大秦重载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与先行军,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大秦重载赓续着锐意进取的挑战精神。全世界钦羡目光的背后,是“重载人”敢创能拼、日夜抢运的艰苦鏖战,是“重载人”紧盯目标、挑战自我的使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路走来,大秦重载从精神血脉中汲取强大的前行力量,几经挫折仍不断奋起,勇担重任而淬火成钢,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宝贵财富,也是大秦铁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成功密码。新征程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的大秦重载正持续破解“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抢占重载技术制高点,不断擦亮中国特色的重载品牌。
大秦重载赓续着继往开来的三牛精神。线路上认真巡视的敏锐目光,隧道中寒来暑往的坚毅身影,以及手握闸把全神贯注的火车司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重载人”始终坚持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正是无数像景生启一样“螺丝钉”式的人物,才使得中国重载技术能够在世界铁路技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大秦重载的发展之路正承载着每一代铁路人对发展责任的勇毅担当,对家国利益的执着坚守,对世界一流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中国复兴梦的炽热情怀,不断从使命担当中汲取强大的奋进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肩负重大使命的大秦重载,要不断从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赓续中汲取前行力量,践行对国家与人民的赤子之心,攻坚克难、奋勇前行。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