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游太行,感悟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2020-10-30 13:55:30    来源:黄河新闻网

当前,山西正着力打造“游山西、读历史”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提到游山西,必然绕不过矗立在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绵延400余公里的太行山。它不仅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更是在数千年来一直搅动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太行山厚重与沧桑的历史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一方面,太行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成为开展游击战争的天然战场。早在战国时期,中山国被魏灭亡后,其国人白狄逃到了太行山,通过开展游击战,最终复国成功;宋朝时期,当金国铁骑南下灭亡北宋后,不愿归顺金朝的北宋军民,就在太行山上建立了一支支抗金义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强渡黄河,挺进太行创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另一方面,数千年来巍巍太行山一直阻断着晋冀豫三省间的交通往来,成为了北方的一道天然屏障。故而,战国时期《列子》一书中就记载了一则愚公移山的感人故事,讲述了愚公面对“方七百里,高万仞”的王屋、太行二山,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由此可见,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期盼着能突破太行天险,进而沟通中原。

事实上,巍巍太行山并非无法逾越。由于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形成了东西向的横谷,先民们称其为“陉”,并经过漫长的探索,逐步开凿出八条穿越太行山沟通晋冀豫三省的咽喉要道,这八条通道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古称“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作为古时交往与征战的咽喉要道,历来被视为兵家要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战国末期,白起率秦军通过轵关陉,收降韩国野王,随即切断太行陉,隔绝了韩国国都新郑通往上党的交通,上党守将不愿降秦,改降赵国,引发了赵、秦两国对上党的争夺战,最终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秦末,韩信在井陉背水一战,创造了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魏和北齐建都邺(位于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晋阳(山西太原)为陪都,滏口陉成为沟通两都的必经之路;金元之际,蒙古铁骑在灭金之战中,绕过金国重兵把手的军都陉关隘居庸关,迂回蒲阴陉过紫荆关,攻克北京;明朝时期,为抵御北元蒙古,在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修筑长城,并分别设立了倒马关、紫荆关和居庸关称之为"内三关"。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太行八陉一直在历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每一条咽喉要道都满载着历史,也遗留下诸多历史遗迹,行走其间,令人仿佛踏入了一条通向千年历史的时空隧道,感悟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一石二鸟)

[ 编辑:赵伟 ]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