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起承转合:写好“四下基层”文章
2023-12-05 17:19:12    来源:黄河新闻网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践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具体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就要在贴民心、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中,写好“四下基层”的起承转合大文章。

起于为民情怀,在贴民心中筑牢初心使命。“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当时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而亲自推动的一种工作方法,起始于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推进“四下基层”,既要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做好示范引领和宣传引导工作,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和“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加强同第二批主题教育重点措施的衔接联动,发挥重要抓手作用;又不能仅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被迫”下基层,要从中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在真心真情真意下基层中,筑牢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承于调研整改,在察民情中创新工作方法。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进入现场集中“会诊”,在“九进寿宁”、“三进下党”、“七下晋江”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才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推进“四下基层”,要带着问题下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将政策制定中遇到的问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上访待解决的问题带下去,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挖出来,到现场一线获取真实信息;要融入群众找答案,走好群众路线,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向下中,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汇聚群众智慧,“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在个例中找到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拿到解术回机关,做好回头整改,下基层的最终目的在于找到方法改进工作,有问题要改问题,回头看更要回头改,在立行立改、建章立制中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

转于作风建设,在解民忧中强化责任担当。“四下基层”变文件下发为政策宣传,变“坐办公室”为“脚踩黄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向务实作风的转变。推进“四下基层”,要常为思想“补补钙”,坚定理想信念,在常学常新中入脑,在常思常悟中入心,在常研常得中入行,通过理论学习,持续强化党性意识,涵养清风正气,砥砺为民初心;要常给本领“淬淬火”,增长能力才干,在夯实理论表达能力中推进政策宣传下基层,在提升以研促谋水平中推进调查研究下基层,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中推进信访接待下基层,在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中推进现场办公下基层,以学提能,以学促干,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要常帮责任“加加油”,勇挑担当重任,拒绝“躺平”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关心百姓冷暖,情系群众民生,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中练就“铁肩膀”,以真本领、硬功夫为民解忧,为民担当,为民造福。

合于群众满意,在惠民生中提升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四下基层”实行35年来,宁德从当年“老少边岛贫”地区变成如今福建省发展的新增长极,综合实力跃升至福建省第5位,跨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干群关系和谐,人民生活幸福。推进“四下基层”,就要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在真心征求群众意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百姓疾苦中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要向模范学习,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为榜样,立足岗位,忠于职守,为民服务,践行诺言,擦亮人民公仆名片;要将“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担当作为,表率垂范,廉洁奉公,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际行动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以“四下基层”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朔风平)

[编辑:]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