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预售期越来越久,商家的“发货拖延症”该治治了
2023-11-30 22:29:07    来源:黄河新闻网

近年来,我国网购市场蓬勃发展,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购物体验。然而,在众多网购平台上,一些商家设置的“预售30天”“45天内发货”等标语,却让消费者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预售制度本是为了让消费者在享受优惠价格的同时,提前锁定自己喜欢的商品,然而,预售期超长,发货时间还一拖再拖,这无疑让消费者的耐心和期待备受辜负。其实对于商家而言,预售这种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己在预售期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把购物的风险无形中转嫁给了消费者。

首先,超长的预售期让消费者在购物体验上受到了严重影响。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预约,等待商家发货。这种购物方式与传统网络购物以及线下购物相比,增添了诸多不便。尤其在节假日促销期间,消费者本想趁机购买心仪商品,却因为预售期过长而无法及时拿到商品,很容易导致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预售期过长容易导致消费者消费权受损。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对商品的质量产生担忧,尤其是食品、化妆品等品类,长时间的仓储物流过程可能会导致商品质量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过期、损坏等问题。当消费者终于收到商品时,可能会发现商品已不再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此外,超长预售期还可能助长商家的不诚信行为。部分商家利用预售期拖延发货时间,达到变相涨价、清理库存等目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导致了消费者对预售商品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加强对预售商品的管理,规范商家行为。一方面,电商平台要建立健全预售商品的监管机制,对商家的预售行为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选购预售商品时,也要充分了解商品信息,谨慎下单,避免冲动消费。

总之,在享受预售优惠的同时,电商平台和商家应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缩短发货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消费者也应保持理性,避免受到超长预售期的困扰。只有这样,才能让预售商品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促进电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雨夹雪)

[编辑:孙宇佳]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