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文化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山西来讲,我们曾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要用好我们的优势,讲好山西文化“好故事”,擦亮三晋文化“金名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要以文物为基础,用好“原汁原味”大优势。历史不容虚构,必须以文物为基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艺术品。在山西,运城出现的“世纪曙猿”,把类人猿出现时间从非洲3500万年向前推进了45000万年前。数据显示,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现存古建筑28027处,也名列全国前茅。讲好山西文化“好故事”,就要以文物为基础,秉承“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会说话”的理念,正本清源,用好文物“原汁原味”大优势,通过珍藏在三晋大地上文物,还原历史文化的本真,让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更可信。
要以艺术为支撑,讲出“多姿多彩”好故事。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而且留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许多故事甚至增添了“神话”色彩。讲好山西文化“好故事”,我们就要以艺术为支撑,用好民间流传的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正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多姿多彩”呈现出来,将其中的精神、蕴含的美德讲透彻,让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故事更有力量。
要以交流为羽翼,绘就“全球文明”新图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不能自闭自封,不同文化只有不断交流互鉴,才能更加繁荣发展。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文化要适应时代要求,以交流为羽翼,用全球视野,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综合运用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裸眼3D等各种前沿科技成果,不断更新和丰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以海外受众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多模态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阐释中华文明贡献山西力量,为绘就“全球文明”新图景做出新贡献。
讲好山西文化“好故事”,擦亮三晋文化“金名片”。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由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9月14日在北京开幕。让我们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用好山西文物“原汁原味”大优势,讲出山西文化“多姿多彩”好故事,不断擦亮三晋文化“金名片”,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读懂今天的中国、了解今天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邢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