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0-10-10 11:09:16    来源:黄河新闻网

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责任对我们的文明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不仅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更是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全面系统解读。考古,意为研究古代之学,并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考古工作,不仅要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我们祖先留下了弥足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考古工作者需要通过全面系统解读好我们的文明,不断释放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给人们带来更有品质的公共文化生活。

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全面科学利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遗产,必须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形成保护、修缮、传承、创新的完整体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才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要警惕过度保护,而将文化遗产“锁”进高阁,不见天日;但更要警惕受利益和市场驱使,将文化遗产过度商业化,热衷于媒体推介,游走于各色商业氛围浓厚的展销展览,甚至将文物类遗产作为“卖点”进行戏说,陷入物质利益,从而淡忘本体职责。我们要从长远着眼,在全面系统解读好文明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文化遗产产生的区域特征、民族差异、风俗信仰、地方传统等因素,从神话史诗、民俗仪式、民间技艺中找寻现代艺术再生产的索引,借助载体通过图书、音像、传媒完成当代转换,文化空间类资源与会展、旅游结合,助力文化遗产发生“化学裂变”,实现价值转换,让文化遗产不仅活起来,而且活得精彩。

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全面交流互鉴。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的圣贤典籍,影响全球;我们的四大发明,环球共享。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同时,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全面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启迪,共同发展。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增添文明发展动力,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我们需要全面系统解读好我们的文明,开发利用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更有活力的文明贡献世界。

(邢云鹏 徐阳)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