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评论
【地评线】黄河网评:大学师生需要经常读读《大学》
2020-07-13 15:20:19    来源:黄河新闻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些观点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可能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有些观点主张,流传几千年,依然是文化精髓。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前半部分是纳入中学课本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相信这段话每位大学师生都滚瓜烂熟,但能否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未必了。

让人遗憾的是,最近,几所国内非常知名的大学,频上热搜,不是因为学术创新,也不是因为科研突破,而是因为丑闻!中山大学的王教授直播事件、西南交通大学陈玉钰保研事件、天津大学与厦门大学“两硕士论文雷同”……

“艺高为师,德高为范”。能做到大学教授,我们不怀疑王教授之流的“艺高”“致知”,但连基本做人的底线节操都没了,何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又如何给学生言传身教?王教授让人不齿的行为,就算是普通人私底下的勾当,都逾越了道德底线,何况一堂堂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期间,把低俗聊天记录直播出去,让学生情何以堪?让学校如何收场?更何谈师德师风。所以,学校给予王教授什么样的处分决定都不为过。

再谈谈学术造假问题,连基本的“致知”“格物”都没有了。去年,演员翟某临因为不知“知网”为何物,牵扯出论文造假问题,其博士学位被撤销;今年4月份,江苏大学教授戴某凤抄袭外国本科生论文被处分;近日,又爆出两所学校硕士论文雷同问题……其实,媒体经常爆出论文抄袭、雷同问题,但由于违法成本太低,还是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当事人的足够重视。

有人可能会归咎于学校论文审核把关不严、论文查重技术手段滞后等原因。但“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从思想上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对制度规则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结果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规依然屡禁不止。

大学期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树立什么样的校风,老师给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标杆,对学生可能影响一生。所以,每年大学开学,老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之前,不妨和学生重温一下《大学》,先学学如何做人。要想将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先学会“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阳迂)

[ 编辑:杜海霞 ]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